77书屋

77书屋>译电者 > 第41章 团队培训(第2页)

第41章 团队培训(第2页)

月方言密码培训考核表》(编号

1950-12-08-14)显示,培训首日摸底测试中,76%

的战士无法准确发出

10

个基础方言词汇。】

发音地狱的艰难突破

【场景重现:演员演示通信兵们利用一切时间练习发音,有人对着结冰的湖面观察口型,有人用树枝在雪地上反复书写词汇。镜头捕捉战士们冻得发紫的嘴唇和被冻裂的手指,他们却仍执着地念叨着方言词汇。历史录音:通信兵王建国

2005

年回忆:“那几天满脑子都是温州话,做梦都在喊‘天光日吃卵走归’。”】

为攻克发音难关,胡福才发明了

“三对照”

训练法:对照发音示意图观察口型,对照录音反复跟读,对照战友互相纠错。每天清晨,训练场都会响起此起彼伏的方言朗读声,夹杂着咳嗽与跺脚声

——

战士们在零下

30

度的严寒中,用哈气温暖冻僵的嘴唇,坚持练习。

东北籍战士老周的浓重口音成了

“重灾区”。他把

“走归”

念成

“走龟”,怎么也改不过来。胡福才让他含着小石子练习唇齿力度,几天下来,老周的牙龈被磨出血,但终于能发出相对标准的音。“我就不信搞不定这破方言!”

他抹了把嘴角的血,又埋头练习。而另一边,文化程度低的战士则在记词汇上犯难,他们用自创的符号在笔记本上标注:“吃天光”

画个太阳和饭碗,“大卵”

画个大圆球。

加密逻辑的思维重塑

【历史实物: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藏

“1950

年方言密码学习笔记”,内页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词汇分类、逻辑关系,部分页面贴着用缴获美军香烟纸写的小抄。画面特写笔记中

“唇音

=

时间”“齿音

=

地点”

的核心规则被红线圈出。】

掌握发音只是第一步,更难的是理解并运用复杂的加密逻辑。胡福才在黑板上画出三层加密架构图,用缴获的美军罐头盒当教具:“基础层是固定对应,中间层靠每日密钥变化,最外层的干扰词汇就是迷惑敌人的烟雾弹。”

但从战士们迷茫的眼神中,他知道必须用更通俗的方式讲解。

“把加密比作包饺子!”

胡福才突然说道,“基础词汇是饺子皮,密钥是馅料,干扰词就是撒在上面的葱花。没有馅料不行,光有馅料别人也能猜出你包的啥,得加上葱花搅乱他们!”

这个比喻让战士们豁然开朗。但在实际练习中,仍状况百出:有人忘记加入当日密钥,有人混淆词汇分类,把表示时间的词用在地点情报上。

为强化记忆,胡福才制定了

https://www.cwzww.com https://www.du8.org https://www.shuhuangxs.com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